
CommonWealth Magazine 天下雜誌
No.820_Apr-02-25*** 本刊的行動裝置APP ,提供文字格式、文字轉語音的功能 *** 。 關於《天下雜誌》:自1981年創刊以來,以「積極、前瞻、放眼天下」的自我期許,以專業的分析、深入淺出的報導,屢獲國內外報導獎項肯定,更成為華文世界財經雜誌的第一品牌。 透過《天下》的國內外專訪、深度報導,不僅讓您即時與世界接軌、與趨勢同步,《天下》更不斷引介如:杜拉克、麥可.波特、梭羅等、大前研一等多位管理大師之最新理論,深化您在企業管理、策略競爭之知識。 《天下雜誌》--您的隨身智慧,邀您一起與世界同步躍升。 「與天下同行,共享快樂、共享知識、共享成長、共享未來」。*貼心提醒:自2021年六月No.724開始每一期均附有《聽天下》語音導讀,當您下載最新一期在封面圖裡有個紅色小喇叭,點擊後即可播放。
川普再狂,也有我們能把握的事
歷史總是由勝利的一方撰寫,但事實真相只有親歷者才知道。十年後,如果我們回顧美國總統川普第二任的這四年,誰會是寫歷史的人? 不論如何,先生存下來,才有機會訴說。本期兩個封面故事,一是「川普狂潮生存指南」;一是「供應鏈大循環時代」,兩者都是攸關企業存續的重要題目。 二十多年前,為台灣腳踏車高值化而戰,巨大與美利達兩位創辦人帶領供應商組A-Team,令我感動不已。如今他們再組中華自行車永續聯盟,要打造全循環供應鏈。(見100頁) 這背後象徵兩個時代意義。其一,全球減碳都進入深水區,最難的範疇三——供應鏈減碳,才要開始,這將是台商下一個比拚的「管理財」(見90頁)。其二,環境部長彭明將「循環經濟推動法」視為優先政策,因為不僅可以解決垃圾問題,更能創造一個兆元產業。(見112 頁) 迫在眉睫,四月二日川普將公布「對等關稅」加稅名單,美國怎樣定義造成貿易逆差的關鍵一五%國家、台灣會受到什麼影響?股市已連跌多日。 研究資深主編辜樹仁梳理川普上任以來的逾百個行政命令、三大關鍵報告,替讀者找出四大「川普式公平」指標,以及川普狂潮背後的貿易、內政、國安三大底層邏輯,以撥開川普戲劇式語言與動作下的談判底線。(見50頁) 甫自美國回來的和碩董事長童子賢為《天下》撰文,從領導人特質、台美產業關係、國際經濟現實到歷史,剖析川普狂潮與建議,紙本擷取精華,完整全文請見網路。「阿Q一點想,幸運的是,全球都同時面對難以捉摸的川普,而不只有台灣產業獨自承受,」他指出。(見74頁) 台灣特殊的國際地位與產業特質,很難避免受美衝擊。但資深主編史書華寫道,不只對台,川普亦要求歐洲、日本提高國防支出,展現捍衛自己安全的決心。國防支出佔GDP三%是保護費?或是成家費?端看台灣自己怎麼運用這些預算。(見66頁) 國家、企業與個人都要掌握操之在己的部份,寫自己的故事。 最後推薦新專欄「未來健康」,邁向超高齡社會,未來每月,長庚決策委員會主委程文俊、台大醫院院長吳明賢、台中榮總名譽院長陳適安與上騰生技董事長張鴻仁,產官學輪流獻策,首發就談急診壅塞解方。(見118頁)…
只要放下心中那把尺就能看見自己的價値
在演藝圈打滾四十多年之後,六十二歲的黛咪.摩爾終於憑藉演技獲得真正的認可,拿下生涯第一座女主角獎。 她十六歲離家,十八歲結婚,嫁給第一任丈夫佛雷迪.摩爾(Freddy Moore),十九歲拍攝第一部電影,二十一歲進入勒戒所。二十五歲與演員布魯斯.威利結婚,但這段婚姻在十三年後告終。將近五十歲時,因為第三段婚姻失敗,她再次用酒精與藥物麻醉自己,二度進入勒戒所。 回顧摩爾的表演事業,有過絢爛時刻。一九九○年她主演《第六感生死戀》,一舉成名。一九九五年拍攝《脫衣舞孃》,她為自己爭取到一二五○萬美元的片酬,成為全球片酬最高的女演員。 摩爾也因此遭受種種非議。人們認為她自信過了頭,但摩爾卻說,事實正好相反,她一直被自我厭惡與自卑感所驅使。 這些年人們酸她是過氣明星,她卻再度創造了驚奇。二○ 二 四年,她在電影《懼裂》(TheSubstance)中的深刻演繹,為她奪得金球獎最佳音樂及喜劇類電影女主角、美國演員工會獎最佳女主角,並首度獲得奧斯卡獎提名。 這部電影探討女性的自我價值與容貌焦慮,部份反映了摩爾的真實人生經歷。以下是她接受《後台》雜誌(Backstage)等媒體專訪的精彩摘要: 在拍攝《懼裂》這部電影之前,我一直在思考,我的表演生涯是否已經圓滿了?雖然一直有接到演出邀請,但是很多時候只是在重複我之前飾演過的角色,無法讓我成長或是帶給我新的挑戰。 我必須鼓起勇氣說「不」,但同時要承擔有可能失去工作機會的風險。 這需要很大的信心,這就是為什麼我認為,在不同拍攝工作之間的空檔,仍然要繼續以演員的 身分工作。無論是研究表演或是參加工作坊,都能讓我保持新鮮感,做好充分準備。 當那個能喚起你內心熱情,卻又讓你感到有些害怕、擔心自己無法完美詮釋的演出機會出現時,你已經做好準備接受挑戰。 拍攝《軍官與魔鬼》時,我剛生下二女兒,必須在兩個月內瘦身。因為過度運動,導致我的母乳脂肪含量不足,醫生建議補充配方奶。 後來我接演《桃色交易》,每天騎自行車從家裡到派拉蒙影城,單程大約是四十八公里。當時我半夜要餵奶,然後天還沒亮就得起床,戴上頭燈和教練一起騎自行車到拍攝現場。 拍攝《脫衣舞孃》時,早餐我會量半杯燕麥片,然後用水煮,接下來一整天,只吃蛋白質和一些蔬菜。 如果你認為我對身材過度執著,實在太荒謬,你說得沒錯。 我們永遠覺得自己不夠好 這些經歷讓我感覺被羞辱,但是真正震撼我的,不是別人對我做了什麼,而是我對自己做了什麼。我竟然對自己如此殘忍、暴力,認為別人的看法比自己的身體還要重要,這太荒謬了。 我想要擺脫這一切,我跟隨瑪丹娜學習卡巴拉(猶太教神祕主義哲學)、去算塔羅牌、求問靈媒、接受過無數次心理諮商。我沒有想到,對我影響最深的一句話來自一位陌生人。 有一次我向一位塔羅占卜師抱怨說,我總覺得自己不夠好,那位占卜師很直白地說:「嗯,你永遠會覺得自己不夠好。」 當下我只是覺得,這句話未免太殘酷了。接著她說,「但是,你只要放下心中那把尺,就能看見自己的價值。」所以,每當我滑著 手機,忍不住拿自己跟其他人比較的時候,就會想起那位占卜師的話。 我想每個人都有過這樣的經歷,總是看見其他人都沒有注意到的缺陷,過度關注自己所缺乏的東西,想盡辦法修補,結果愈弄愈糟,直到完全無力改變任何事情。 雖然理智上我接受占卜師所說的,但就像其他很多事情一樣,必須付出努力,才能真正做到。當我發現自己陷入絕望時,我會對自己說:「我只需要專心做最好的自己。」 寫自己的故事,而不是被定義 一九九一年,我懷著七個月身孕,全裸為《浮華世界》(VanityFair)雜誌拍攝封面照,很多人對我有很深的誤解。 事實上,我之所以決定這麼做,是為了克服自身的問題,自我厭惡、覺得自己不夠好。我的目的是幫助自己建立信心,而不是因為我對自己身體很有自信。 現在回頭看,我對以前那個膽小的女孩感到很心疼。如果我能回到過去,我會抱抱她,然後對她說,「沒事的。」 我們生活在一個充滿批判的時代,任何人都可以極其殘酷的方式,匿名批判別人。我覺得這種批判反映的是批判者本身的不幸福;或者,這是他們提升自我認同的一種方式。 但是我有選擇權,我可以學會不去在意,不被他們傷害。我記得女兒曾對我說,「我不想浪費時間去關注那些我覺得不好或是不如意的事情,因為這樣會剝奪我讚美自己的機會。」 現在是我人生中最從容自在的時候。每天早上醒來,我就會思考:「我想做什麼?」我不必圍繞著別人的時間表打轉,如果我願意,可以隨時搭飛機去任何我想去的地方度過週末,不必感到不自在或是內疚。 現在的我更注重選擇,而不是感覺自己缺少了什麼。我可以書寫自己的故事,而不是被其他人定義。 對我來說,這是一段學習過程。我不只是問自己想要做什麼,我還會問自己,想要成為什麼樣的人。例如:身為女人,我是誰?不是以母親、妻子或演員的身分,而是身為一個獨立的個體,我是誰? 我們常常把過錯或不幸歸咎於外在原因,把自己視為受害者。我們會說,「這些事情發生在我身上。」但是我相信,任何事情的發生都是為了我,而不是針對我。 這不代表說,事情會因此變得容易、沒有痛苦、不會讓人失望,我還是會有這些負面感受。但是我會換個角度去想,「事情的發生,是為了要告訴我什麼?」 我人生的座右銘之一是:別人做了什麼或沒做什麼,這些外在因素都不重要;關鍵是,你自己怎麼看待這一切,這將會決定你的人生體驗。…
汽車關稅戰台灣AM廠利多?
美國人買車要變貴了嗎?美國總統川普近日宣布,自四月三日起,將對進口汽車及零組件課徵二五%關稅。這是自關稅戰以來,最激進的一項措施。 首當其衝的是車輛產地在海外、但美國是主要市場的品牌,對歐洲與日本品牌的衝擊最明顯。 以速霸陸(Subaru)為例,在美國賣出的車有七成為進口。汽車出口佔日本對美出口總額二八. 三%,堪稱經濟命脈。消息一出市場立即反應。當天速霸陸、馬自達 股價雙雙下跌六%,本田與豐田股價也受傷。 然而,受衝擊的不僅整車。引擎、變速箱、傳動系統與電子零組件等關鍵零件,同樣被納入課稅範圍。 墨西哥台廠為何冷靜? 供應鏈如何應對?蔚來汽車共同創辦人、摩比和協董事長鄭顯聰認為,在墨西哥設廠、銷往美國的台廠,將是最直接受影響者。 但業界相對冷靜。在墨西哥設廠的貿聯與聯嘉,分別生產連接線束與車燈模組,皆表示其主要客戶為墨西哥境內企業,因此不直接承受關稅,而是由客戶負擔。 不過鄭顯聰預期,未來勢必會有更多供應商考慮在美墨邊境另一側、如德州或亞利桑那州設立新據點。 對某些台廠,關稅反而是機會。一家汽車零組件AM(售後服務市場)大廠認為,整車新車進口成本上升,反而有利AM零件。他們多年前就赴美設廠,預計將進一步擴產。 在美國汽車業超過三十年的資深人士劉曰海指出,川普此舉,首要是兌現選舉支票。「他當初承諾把製造業與工作機會帶回美國,一定要努力做給選民看。」 選擇汽車業開刀,是「打蛇打七寸」。許多國家高度依賴對美汽車出口,例如德國就有一三%汽車出口至美國。每三輛保時捷,就有一輛銷往美國。 美國三大車廠恐也受害 諷刺的是,這項政策也可能衝擊美國傳統三大車廠——福特、通用與Stellantis(原克萊斯勒)。 劉曰海透露,過去數月,三大車廠曾試圖說服川普政府收手,卻溝通未果。「美國汽車工會勢力大,使本土製造成本居高不下,因此過去許多供應鏈早已佈局墨、加,」他說。通用有一半整車不在美國組裝。 不過他也強調,像皮卡這類具壟斷優勢的車種,車廠能將成本轉嫁給消費者,受傷有限。 至於中國車廠,則幾乎不受波及,因為本就幾乎無車銷往美國。 從消費者角度來看,車價上漲是否影響購買意願?劉曰海相信有限。「美國人買車多採租賃與分期付款,總車價即使漲一○%,平均每月多的金額也不顯著。」 更重要的是,美國購車生態與台灣不同。美國每賣出兩輛車,就有一輛是二手車,不受關稅影響。可見若新車價格上升,反而將帶動二手車市成長。 關稅是否真能促使車廠將供應鏈遷回美國?劉曰海認為要再觀察。「關鍵在持續多久。」 他補充,「不像台積電晶圓廠,汽車供應鏈牽一髮動全身,遷移不易。」 值得注意的是,汽車關稅爭議背後,不僅僅是產業問題,更是外交博弈。川普政府使用關稅作為施壓工具,逼迫他國坐上談判桌。 川普「勒索談判學」蔓延全球 外媒指出,川普考慮以降低對中關稅為籌碼,換取中國將Tik-Tok出售給美國公司。 這種「勒索談判學」,正外溢至其他國家。 就在川普宣布汽車關稅同一天,英國政府聲稱「不排除取消對特斯拉電動車的補貼,用來扶植本地車廠。」加拿大則已經取消了對特斯拉的補貼。 日本也表示會極力避免關稅,考慮加大購買美國穀物、肉品與天然氣等商品。 這些動作無不傳達一個訊息:「你打我一拳,我就踢你一腳。」當國際關係淪為赤裸裸利益交換,所有人都被迫捲入這場還看不清誰是贏家的「流氓談判」。…
台灣搶外國學生小心高教品牌被毀
近年台灣外籍留學生的人數顯著增加,有賴新南向等政策扶持,越南、印尼、泰國留學生都變多了。 台灣政府期望留學生能夠填補少子化帶來的勞動力空缺,學有所成後留在台灣,成為優質勞動力。 然而留學生人數主要增加在「產學合作專班」,而非傳統以學術表現分發的「海外聯招」。 作為曾留學台灣的一份子,我想站在一個「想好好讀書」的東南亞僑外生角度來審視:台灣是否還值得東南亞學子前來留學、工作? 來台留學沒競爭力? 留學的好處是得到更好的教育條件、接觸不同文化、增廣見聞。但就現實層面,特別是家庭條件一般的學子,決定去哪裡升學是需要估算成本與效益的。 最顯而易見的成本,包括大學的學雜費、生活費、是否能拿到獎助學金、金額又是多少。比起將教育產業化的留學大國,例如美、英、澳、加,台灣在學雜費及生活費方面低廉不少,這對東南亞學生來說頗具吸引力。 不少學生能在兼顧課業的狀況下半工半讀,或在獎助學金補助下降低升學成本。 優秀學子就讀意願低 不過,在台灣讀書是否能精進專業、增加未來的競爭力?台灣不乏才華與教學熱忱兼備的老師,大部份大學的設備足以應對教學。 但是,不少東南亞家長與企業都有一個刻板印象──台灣的大學太多了!只要申請就有大學可以上,根本沒有鑑別度。因此,不少人會主觀認為去台灣是家境中下、成績較差學生的備案選項。 台灣不同大學間的資源與機遇差距非常大。如果去到前段大學、符合學校強項的科系,確實能在優良環境中學習。然而台灣也不乏快退場的後段學校,學不到東西,只是混文憑。 在無法仔細了解所有資訊的情況下,國際大學排名往往成為常用依據。依照QS世界大學排名,台灣近年的表現其實相對遜色。 雖然這些排名更注重研究論文產出,並未能 完全反映教學品質,然而國際名次與學校的能見度依然很重要,畢竟當畢業生離開台灣,學校的名聲也會影響職涯或進一步深造的機會。 因此,比較優秀的學生,在成績、經濟狀況許可下有其他選擇,並不意外。 另一方面,台灣學校的國際化程度較低,大部份以華語教學為主,固然某些理工教科書會使用英語教材,近年亦有不少學校開始往雙語方向努力,但絕大部份授課語言仍是華語。 可以理解台灣的大環境如此,但英語能力往往是畢業生找到好工作的必備條件,在台灣的學生需要額外努力,才能加強英語。 即便選擇留學台灣,未來有機會能留下就業嗎?過去僑外生畢業後想要留台工作,有相當高的門檻。 寧可前往他國就業? 從二○一四年開始上路的「評點配額制」是依照申請者的專業能力、語言能力、薪資水準評分,至今施行已超過十年,政策放寬後,僑外生留台工作的人數在各行各業皆有提升。 台灣職場的薪資條件跟大多數東南亞國家比起來,確實比較高,而且在電子、半導體、資訊、醫學等領域有領先地位,生活又方便,足以成為誘因。 但流動的人才,必定會拿台灣與其他國家比較。現在不少國家都缺乏優秀勞動力,放寬外籍工作居留規定者不在少數。 台灣對僑外生畢業後的想像經常是二分法,不是留台就是返鄉。但實際上,有些僑外生畢業之後是到第三國工作或進修。 比如以往多會選擇留台執業的醫學院僑外生,近年也開始去美國申請住院醫師訓練。這個考量除了薪資,也包括認為台灣醫師的產業生態太過血汗。 教育產業應重新審視 不論來到台灣或離開台灣,人們都希望追尋更美好的機會,只是境遇不同。 希望年輕學子不論前往何處留學,都該慎選學校與科系,為自己的選擇負責,解讀招生資訊時更不能只聽一面之詞;而真心要好好讀書的學子,應慎防沒有基本入學標準、只是以實習為名把學生引來當學工的學校。 台灣高教品牌除了停留在過去的價廉物美之外,現在更應該正視可能毀壞整體高教名聲的行徑。 台灣需要誠實面對自身教育產業的調整及需求,畢竟教育環境決定能不能吸引到人、就業環境則是決定了能不能留住人。 在全球缺工的時代,人才是流動的。當台灣資方祭出低於行情的薪水、高於他國的工作強度,若不是特殊原因,只要是有能力者,不管是本國人或外國人都不會想留下來吧?…
AI實現創業自動化
生活於加州的霍奇基斯(RemingtonHotchkis)已經創辦了四家公司。今年年初加州大火,身邊多位親友損失慘重,讓他有了新的創業靈感。 他希望開發一套火災風險評估工具,幫助屋主了解房屋被火災損毀的風險,及早做好防火準備,同時在與產物保險公司談判時,能藉由真實的數據資料,獲得應有保障。 他成功申請上為期六天的麻省理工學院「創業發展課程」(Entrepreneurship Development Program)。雖然創業經驗豐富,但是他依舊相信,可以在校園裡學習到創業新知。 最讓霍奇基斯印象深刻的是,學校提供了一套非常好用的AI工具,幫助他在短短六天內,將靈光乍現的想法轉換成完整的商業計劃。 科學化創業,化為實用工具 這套工具是麻省理工學院馬丁創業中心(Martin Trust Center forMIT Entrepreneurship)在二○二四年九月推出的生成式AI軟體JetPack,可大幅縮短創業初期的摸索時間與市場調查成本。 JetPack最重要特色就是整合馬丁創業中心總經理奧萊特(Bi l lAulet)設計的「紀律化創業」架構,將創業過程拆解成可精確操作的二十四個步驟。 馬丁創業中心將創業視為一門科學,認為創業是可以透過系統化學習的技能。 「創業不是憑直覺,也不是盲目地碰運氣,我們可以透過嚴謹、科學化的方式創業,提高成功的可能性,」創業中心執行董事、史隆管理學院資深講師契克(Paul Cheek)向彭博社表示。 如今,導入AI工具之後,就能將原本需要花費數月時間才能完成的創業步驟,縮短在數日內完成。 JetPack的使用介面非常簡單直觀,使用者輸入自己的創業想法後,接下來只要點擊各個步驟的按鈕,系統就會自動生成需要的分析資料與行動計劃。 舉例來說,假設你的創業構想是為電動汽車提供移動式充電服務。輸入完成後,首先點擊第一個創業步驟「市場區隔」,JetPack會提出五個潛在市場建議:城市通勤者、車隊管理公司、活動企劃公司、住宅社區、道路救援服務廠商,然後逐一列出各個潛在市場的目標客群、需要滿足的需求、需求的急迫性、購買頻率、市場規模、競爭程度、關鍵合作伙伴等分析內容。 接下來,你可以點擊創業第二步驟「選定灘頭堡市場」,JetPack會根據多項條件,例如:目標客群的收入程度、取得產品的難易程度、市場拓展的 可能性等,分別給予五個潛在市場評等與說明。最後,JetPack會建議你最優先鎖定「城市通勤者」作為目標市場。 JetPack還可進一步估算城市通勤者這個目標客群的人數規模、產值、成長率、獲利率、產品市佔率等數據。 如有MIT研究團隊幫你 簡單來說,JetPack可立即進行大量分析說明,提供具體可行的建議,為創業家節省許多時間。 「這就好比有五個、十個或十二個麻省理工學院大學生,根據你提出的問題立即投入你需要完成的研究工作,然後提供完整答案給你,」奧萊特說。創業家要做的,就是稍微有些耐心,仔細閱讀JetPack生成的詳盡分析資料。 例如,在第十五個步驟「設計商業模式」,JetPack會建議四個可能的商業模式,包括計次收費、計量收費、訂閱制、充電站授權費,逐一列出各個模式的優缺點,並給予評分。最後,JetPack建議計量收費的商業模式最可行,並說明背後的原因。 下一步,JetPack會針對選定的商業模式,依據顧客性質、產品價值、市場競爭、公司優勢等因素,綜合分析定價策略。 到了最後一個步驟「建立產品開發計劃」,JetPack會列出最終產品或服務需要包含的功能項目,例如:充電服務應用程式、即時追蹤、支付平台、顧客服務聊天機器人等,然後逐一列出各個開發項目需要投入的資金、人力與時間,還會協助排定開發功能的優先順序。 「這個AI工具可以快速提供詳盡的數據分析,從市場規模到終身客戶價值等,」麻省理工學院MBA校友、創業家范克里夫說,「無論是新手或經驗豐富的創業家,都可以更快速制定創業計劃、募集資金。」 為了避免創業想法被抄襲或偷竊,JetPack使用麻省理工學院育成的新創公司Stack AI開發的平台,「確保每個使用者以及使用者的想法,與其他所有使用者和資料完全隔離,」負責監督JetPack軟體開發的威廉斯(DougWilliams)解釋。 賓州大學華頓商學院副教授莫里克認為,生成式人工智慧最重要的功能,就是為那些有創業想 法,但是不知道下一步該怎麼做的創業家提供明確的指引。 可搭配不同聊天機器人使用 以霍奇基斯的創業構想為例,JetPack促使他的團隊重新思考目標市場。 原本他們鎖定產物保險公司,但是JetPack的分析結果顯示,屋主才是更合適的目標市場。相較於保險公司冗長的審核流程,屋主往往能迅速決定是否投資火災風險評估工具。 當然,JetPack的分析不一定正確,有時它生成的數據或結論可能是錯的。 例如,JetPack建議霍奇基斯第一年的服務費用為兩百美元,續約價格為五十美元。「我看到那個定價,心想:那是我以前賣咖啡的價格,這肯定是錯的。」(霍奇基斯之前創辦的公司,專門為打造自有品牌的廠商提供咖啡烘焙服務,他在二○二三年把公司賣給另一家大型咖啡廠商。) 後來霍奇基斯的團隊透過臉書,找到火災高風險區的屋主協會,幫忙發送調查問卷,之後再由霍奇基斯的團隊進行訪談。 「我們發現,人們其實願意花費房價的一%至三%,投資類似火災風險評估的防火工具,」霍奇基斯說。顯然,實際調查的結果,比JetPack建議的收費價格要高出許多。 「也許它還不是一輛法拉利,但是我們已經有了一輛車,」奧萊特在談論JetPack的缺失時說道。 對於創業家而言,不論AI工具多好用,仍應該掌握主導權、保有獨立思考能力,將AI工具當作激發思考的助力,而不是被動地將生成資訊照單全收。 威廉斯也建議,可以將JetPack生成的答案輸入其他的聊天機器人做測試,善用不同工具的長處。他認為Perplexity AI的優點在於能夠提供完整的資料來源與連結,最新版本的ChatGPT則能進行較為複雜的資料分析,例如財務預測。 目前JetPack只開放給麻省理工學院的學生、教職員、校友,以及像是霍奇基斯這種短期課程的學員使用。契克和他同事也已開始針對特定的創業領域,例如氣候變遷與能源,開發專業版的JetPack。 雖然現階段軟體可免費使用,不過未來有可能會商業化,收入將可用來維護與提升軟體。「我們希望透過AI工具,能讓更多的人創業,成為更優秀的創業家,」奧萊特說。 AI如何幫助創業家 1.大幅降低時間成本:可立即進行大量分析,並提供具體可行的建議,大幅縮短創業初期的摸索時間與市場調查成本。 2.提高創業成功機率:將創業拆解成可精確操作的步驟,透過系統化方式提供具體行動計劃,增加成功的可能性。 3.善用不同工具的長處:不過度依賴單一AI工具,了解各個工具的優勢並靈活運用。…
Taboola用AI找讀者
我們相信上帝,其他人就麻煩帶數據過來,」Taboola總裁暨營運長馬尼夫(EldadManiv)笑著介紹他辦公室牆上貼著的標語,「在大數據時代,不靠數據決策,就像是矇眼開車。」 語氣詼諧仍不忘嚴肅,一語道破這間以色列的新創企業,如何在不到二十年間,成為全球領先的內容推薦、數位廣告技術公司,並致力於為新聞媒體尋找潛在的閱聽人。 大力使用AI的Taboola也看中台灣,二○二○年就成立辦公室。四年多來聘雇了四十名員工,主要擔任AI工程師,其中不乏優秀的本地科技系所畢業生,這個團隊已成為Taboola生成式AI的全球研發重鎮。 在Taboola眼中,台灣究竟有哪些優勢?而AI浪潮下,新聞媒體要如何轉型?馬尼夫近期來台參加台灣旗艦辦公室暨AI研發中心啟用儀式時,接受《天下》的專訪。以下為訪談摘要: 問:Taboola選擇在台灣設立AI研發中心,是看中這裡有哪些優勢?近年台海情勢逐漸升高,是否擔心區域安全對投資的影響? 答:我們二○二○年在台灣設立AI研發中心時的考量,就是因為人才。 二○ 一七年,台灣的科技部(編按:現改制為國科會)透過「LEAP博士創新之星計劃」(編按:現改為「XTalent 產業創新人才海外培訓計劃」),送了一批學生到我們的洛杉磯辦公室實習。計劃結束時,我們不想讓這麼優秀的人離開,索性在這裡成立辦公室。 這是我們做過最好的決定之一。台北團隊規模不斷擴大,和我們全球另外三個研發中心以色列、美國和匈牙利相比,這裡人數成長最快。 我們一般很少稱讚政府。但Taboola在台灣的發展,得到當地政府,和駐台拉維夫台北經濟文化辦事處的許多協助。 台灣團隊一開始並不負責生成式AI的研究,只參與AI計劃的 一小部份。但他們對這項技術很有熱情,並主動運用它,我們發現這個團隊的潛力,因此讓他們接手更多的計劃。 至於你提到區域情勢變化。其實我們在以色列、美國和匈牙利也面臨不同的困難。對我們而言,最重要的始終是應對各種情勢與環境,創造最大價值。 善用AI,找出潛藏閱聽人 問:作為一家結合AI的新興科技公司,Taboola為何會以被視為夕陽產業的新聞媒體作為主要客戶?你們能怎麼幫助媒體? 答:我不希望我的小孩是用Tik-Tok看新聞,希望他們能讀到來自不同出版商準確而值得信賴的報導。 十五年前,大家還願意付費訂報紙。網路出現、行動裝置普及後,媒體的盈利狀況變得愈來愈差。 不過,我不認為專業的內容產業會消失,關鍵是你怎麼在新環境下找到平衡點:既讓讀者負擔得起內容的價格,又讓出版商能永續經營。 現在,出版商的主要競爭對手,是像Google、臉書和TikTok這樣的「圍牆花園」,這些封閉平台控制了內容和數據,也搶走媒體的受眾。而Taboola不直接面對受眾,讓出版商成功就是我們的最佳利益。 我們蒐集大量用戶行為數據,並用AI技術提供個性化的內容推薦,藉此幫出版商找到潛在的閱聽人,進而達到收益。和「圍牆花園」不同,我們不蒐集用戶個資,這樣的環境更安全。 用不同媒介呈現優質內容 問:你認為新聞媒體產業還有未來嗎?AI時代來臨對這個產業有什麼影響? 答: 這取決於你怎麼定義媒 體。因為現在內容消費的總量反而是增加了。差別在於大家消費的內容、透過什麼樣的管道有很大變化。 新聞業現在面臨AI浪潮,出版商必須適應這個變化,當年輕人不再主動點進新聞網站時,要找到吸引他們的方法。 舉例而言,年輕人比較喜歡看影片,長輩習慣文字閱讀,有些人則更喜歡聽Podcast。如果一個媒體的網站提供同一種內容給所有讀者,顯然不太合理。 在過去做內容,你不可能把一則報導重新改寫一百遍,這個成本太高。 不過,現在藉由AI的技術,你可以在不改變內容品質下,把相同的報導用不同的媒介呈現,滿足各種讀者的需求。 核心的關鍵,還是出版商必須積極主動探索,因為他們有別人沒有的資產:優質的內容,這是無可取代的優勢。相反的,那些缺乏獨家內容的出版商未來可能會更難生存,因為他們只是集合資訊的平台。 問:你和Taboola創辦人都曾在以色列國防軍的科技部門服役,這段軍旅生活對日後的創業之路有哪些助益? 答: 軍隊對以色列的科技創新的確產生關鍵作用。我服役時參加了泰培歐計劃的培訓,這個計劃每年招收三十到五十名學生,主修數學、物理或電腦科學,三年多要完成學士課程,同時結合軍事訓練,目標是要培養國防科技的研發人才。 我們在軍方不同的單位輪調,也參與任務,這讓我們在研發時更能洞察客戶的關鍵需求。培養「客戶導向」思維,是軍旅生涯給我的第一個寶藏。 第二個寶藏,則是讓我們在年輕時就學習承擔重大的責任。 我二十歲時就在一個四千萬美元航太工業的計劃擔任專案經理,合作的各部門負責人年紀都大我一倍。這個經驗讓我學習怎麼處理高度複雜的工作。 第三個寶藏,則是這個培訓教我們的信條:「永遠不要認為其他人會把事情做好。」你不做,整個計劃就可能會失敗。這個訓練讓我們學會從整體角度來思考,確保團隊任務的成功。…